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中華民國空軍官校(回首頁)

::: 網站導覽| 網站連結| English | FAQ| RSS| 回首頁|字級:
小
中
大
熱門關鍵字: 空軍 行政 選課
  • 公布欄
  • 關於我們
  • 單位介紹
  • 申辦服務
  • 學生園地
  • 歷史傳承
  • 公開資訊
  • 公布欄
    • 公告內容
      • 最新消息
      • 校園活動
      • 榮譽榜專區
    • 檔案專區
      • 單位特色
      • 現況簡介
        • 文檔人力配置
        • 國防部文書檔案督考優等榮譽狀
        • 公文檔案系統驗證證書
      • 檔案流程
        • 檔案作業流程
        • 檔案開放應用流程
        • 檔案借(調)閱實施規定
      • 檔案調閱
      • 檔案專區資源連結
      • 常見問答集
    • 個人資料保護專區
      • 宣教資料公佈
      • 本校隱私及安全事項
      • 隱私權宣告
      • 個資法Q&A
    • 問卷調查
  • 關於我們
    • 空軍官校簡介
    • 校長
    • 教育長
    • 政戰主任
    • 士督長
    • 組織架構
    • 課程教育
    • 交通資訊
  • 單位介紹
    • 行政單位
    • 學術單位
  • 申辦服務
    • 線上申辦
      • 民意信箱
      • 學網AD帳號申請
      • 留言版
      • 軍史館參觀申請
    • 教務類
    • 總務類
    • 主計類
    • 教學類
    • 資圖類
  • 學生園地
    • 課程教育
    • 社團活動
      • 學生社團介紹
      • 技藝類
      • 康樂類
      • 體育類
    • 師生人數比
    • 就讀研究所發展
      • 進修管道
      • 生涯發展
    • 赴國外就讀學生
  • 歷史傳承
    • 校訓&校歌
    • 歷屆校長
    • 隊徽說明
    • 校慶專刊
  • 公開資訊
    • 法律法規命令
    • 行政規則
    • 機關組織及地址
    • 期刊書籍
  • 招生資訊
    • 各班次招生簡介
      • 正期學生班
      • 大學儲備軍官訓練團
      • 飛行常備軍官班
    • 資訊圖像化
    • 官校學制
    • 招生影片
    • 招生團隊Q&A
    • 參考資料
  • 網站連結
    • 熱門連結
    • 熱門服務
    • 資訊系統
    • 雙語學習
  • 網站檢索
    • 使用說明
    • 網站檢索
    • 分類檢索
  • 網站導覽
    • 網站導覽
    • 民眾專區
    • 學生專區
    • 隱私權宣告
    • 資訊安全宣告
    • 常見問答集
    • 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 English
:::
軍史館
  • 最新消息
    • 最新消息
  • 本館簡介
    • 本館簡介
  • 軍史館
    • 開放時間
    • 華語導覽
    • 空間導覽
      • 平面圖
  • 航教館
    • 開放時間
    • 空間導覽
      • 平面圖
      • 空間導覽
      • 一樓軍機展示
      • 二樓軍機展示
      • 武器裝備展區
      • 發動機展區
  • 軍機展示場
    • 開放時間
    • 空間導覽
      • 軍機展示場
  • 歷史傳承
    • 校訓&校歌
    • 歷屆校長
    • 隊徽說明
    • 校慶專刊
    • 特展專區
  • 為民服務
    • 參觀申請
    • 民意信箱
    • 留言版
    • 政府公開資訊
    • 學習單下載
  • 網站導覽
    • 網站導覽
    • 全文檢索
::: 首頁 > 軍史館 > 軍史館 > 華語導覽
友善列印
|分享到 Facebook(另開新視窗)X(另開新視窗)Flickr(另開新頁面)

華語導覽

更新日期113-02-06

華語導覽

 

名稱

導覽內容

1.   迎賓大廳

踏入空軍軍史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以軍史館建築物外型與英文縮寫 R.O.C.A.F.M.元素設計而成的獨特標誌,在軍史館邁入三十週年歷史之際,以這個簡約、時尚的標誌作為軍史館蛻變的里程碑。

位於牆面中央的蔣公閱兵浮雕為鎮館之寶,係由政戰學校藝術系李寶瀧老師所創作,圖面主題為民國 53 年 12 月 8 日, 先總統蔣中正先生在臺中清泉崗空軍基地閱兵情形。

轉過身來,一架架飛機正穿雲而出,這些都是中華民國空軍曾使用的代表性機種,除了在許多戰役中立下功勳外,尚有我國自製的IDF 經國號戰機、AT-3 自強號教練機等機種, 帶領著中華民國空軍飛向未來。

2.   翔鷹展翅-筧橋精神

民國 18 年先總統蔣中正擴建空軍,首創航空班於南京,奠定革命空軍之基石;民國 21 年復擴設為中央航空學校於杭州,自兼校長,躬為培育,手訂空軍訓條與空軍信條,勗勉全軍,共同遵守。從此空軍革命教育得以養成,空軍革命精神得以奠立,故能以寡勝眾,以弱制強。

展區中央的石碑為筧橋中央航校的精神堡壘,「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為該校校訓, 每位空軍飛行員都抱持著「我死國生」的忠勇精神,投入保衛國家的戰役中,視死如歸!

3.   鷹上蒼穹-空軍肇始

民國前 2 年 5 月 13 日,國父曾向革命黨人訓示:「飛船之習練,為吾黨人才中之不可無,其為用自有不能預計之處。」並號召華僑與國內青年學習航空。

民國 9 年,國父深感編練空軍之迫切需要,乃於廣州大沙頭成立航空局,為我空軍建軍正式編制、組織之始。航空局局長楊仙逸烈士,深受國父革命情操感召,自夏威夷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後,將其所學全然貢獻國家,於民國12 年 8 月設計製造完成中華民國第一架飛機,由國父正式命名「樂士文號」。

4.   雄鷹之戰-

民國初始,軍閥稱兵割據,破壞統一。為掃除革命障礙,

 

 

北伐剿共

民國 15 年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中正於廣州誓師北伐,航空隊參與討伐,雖飛機及設施極為簡陋與缺乏,仍然奮戰於武漢、南昌各地,直至底定完成北伐,接收北平各航空設施,統一全國航政,充分發揮革命精神。

民國 19 年 3 月起,國軍歷經五次剿共戰役,空軍皆多次協助偵炸支援,國軍攻勢因而得以神速進展。然而,民國 25年 11 月就在國軍進行包圍,擬將殘黨一網打盡之時,張學良妄發「西安事變」,使共黨得以藉名抗日,而苟延殘喘。

 

5.   群鷹合圍-抗戰時期

民國 26 年 7 月 7 日,蘆溝橋事變爆發。同年 7 月 17 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先生發表廬山聲明,揭開抗戰序幕。

民國 26 年 8 月 13 日,淞滬戰起,同年 8 月 14 日,日本木更津及鹿屋兩海軍航空隊機群,襲我杭州及廣德兩機場, 我第四大隊高志航大隊長率領霍克Ⅲ型機機群,奮起迎戰, 給予日軍當頭棒喝。粉碎日本「三月亡華」的妄想,此即為聞名中外的「八一四筧橋空戰」。

在八年抗戰期間,尚有蘇聯志願隊、美籍志願大隊及中美混合團等友軍加入並肩作戰。最終,在中美兩大國夾擊下, 日本於民國 34 年 8 月 15 日在東京廣播,向盟軍無條件投降。

6.   鷹雄烈士-抗戰先烈

八年抗戰之中,所有青年都義無反顧的投入衛國戰爭,其中菁英中的菁英加入空軍飛行員的行列,奮勇作戰,然而戰爭無情,許多年輕生命於各項戰役中犧牲。今日臺灣的安定繁榮,有賴無數先賢先烈在一次又一次戰役中,犧牲成仁, 奮不顧身投入戰場,抗戰期間犧牲無數空軍健兒,這種「兵者無懼、勇者不屈」的情操,充分表現空軍「忠於國家、勇於戰鬥」的光與熱,將恆久樹立永垂不朽的空軍軍魂,讓我們對英勇殉國的英雄們獻上最崇高的敬意。

7.   慈哺幼鷹-體感互動

在慈哺幼鷹親子互動休憩區,我們設計了適合大小朋友的體感互動遊戲。

「支援前線」AR 體感互動遊戲,係以臺海時期的「神鷹計畫」為歷史背景,結合前線空投史實,寓教於樂。民眾透過自身的多媒體裝置便可簡單上手,遊戲後亦會將個人得分紀錄在雲端排行榜中,可於下次造訪時再度挑戰,或是與親朋好友共同比賽,一較高下!

8.   夜鷹行者-

來到這一區,是否感受到整體的色調變的沉穩,如同夜幕

 

 

戡亂臺海

將至?本區主題夜鷹行者即是在介紹戡亂與臺海時期晝伏夜出執行任務的英雄們,包含第六大隊、照相技術隊、與俗稱黑貓中隊、黑蝙蝠中隊的第三十四中隊與第三十五中隊。

自民國 34 年 8 月至民國 38 年 12 月,我空軍英勇戡亂作戰,戰果豐碩、堪稱全勝。隨政府播遷臺灣後,空軍經常赴大陸執行偵照,空投及臺海偵巡任務,自民國 44 年 10 月至民國 49 年 8 月,歷次金、馬及臺海空戰,締造輝煌戰績,掌握臺海空優,才能確保臺灣及金、馬外島安全。

9.   迷鷹返正-反共義士

即便中共設下重重阻礙,仍有許多義士克服艱險,紛紛衝出鐵幕,飛向白日青天,投奔自由,爭取人權。自民國 49 年起,共計 13 起合計 16 位駕機投誠之反共義士。除了民國 49年 1 月 12 日第一位反共義士於蘇澳迫降時機毀人亡外,其餘均投奔成功,亦包括降落韓國之投誠。此現象顯示出共軍飛行部隊人心向背之徵兆,並證實海峽兩岸實施兩種制度,優劣已判。

10. 幼鷹起翔-人才培育

人才的培養為空軍的重要任務,因此,政府自幼年學子開始培養各項專業空軍人才,包含飛行、機械、通信與防砲等領域,透過多元專業的培養,讓四面八方的熱血青年們,都能陸續加入捍衛國土、保衛領空的行列。

本區介紹空軍機械學校、空軍通信電子學校、空軍防空學校、空軍航空技術學院、空軍子弟小學、空軍幼年學校、南京陸軍軍官學校、航空班、中央航空學校與空軍官校等空軍相關人才培育學校之歷史沿革。

11. 領鷹翱翔- 空軍司令部

空軍司令部前身為軍事委員會所屬之航空委員會,抗戰勝利後於民國 35 年 6 月 1 日改組成立空軍總司令部。民國 43年 7 月 1 日全面改革內部組織後,設諮議室、研究發展顧問委員會、政治部、督察室、總司令辦公室、第一至五署,及總務、軍醫、軍法三個處。民國 93 年 1 月,因應國防組織法的通過施行,改稱國防部空軍總司令部。95 年,復更改名稱為國防部空軍司令部。民國 101 年 10 月 5 日遷至大直忠勇營區。

本區介紹空軍司令部不同時期的沿革歷史,以及歷任空軍司令事蹟照片等等。

12. 憶往鷹翼-

空軍廣播電臺於民國 35 年 12 月 1 日在南京成立,民國

 

 

落地生根

37 年遷臺,為臺灣發音最早電臺之一。民國 43 年開始製作心戰節目,專責對大陸地區實施心戰廣播。

空軍大鵬國劇隊前身為空軍傘兵部隊的「飛虎劇團」,後歷經改制成為「大鵬戲劇實驗學校」,為臺灣第一所戲曲教育的學校。

藍天藝工隊成立於民國 42 年,下轄國劇、歌劇、電影、話劇等四隊至各處宣慰官兵,寓教於樂。

為方便空軍官兵工作所需,政府遂於全臺各空軍基地周遭興建眷村,眷村獨特的文化、美食與生活氛圍,至今仍然令人懷念不已。

13. 助鷹高飛-航空工業

發動機的製造,對於航空工業的發展與建軍的關係至為重要,因此,航委會乃決定發展航空工業,自行研發並自製發動機。民國 30 年 1 月發動機製造廠在貴州大定羊場壩烏鴉洞正式成立,積極展開建廠事宜,於民國 32 年開始運作,民國34 年春天完成第一具 G105 發動機的試製。

民國 35 年,「航空工業局」於南京成立,自此奠定了我國航空工業里程碑。「航發中心」成果包含自製 PL-1 介壽號初級教練機、T-CH-1 中興號中級教練機、AT-3 自強號高級教練機及IDF 經國號戰機等等,成果輝煌。

14. 鷹揚四海-光榮事蹟

本區包含總統專區、國際交流區、兵器展示櫃、蔣夫人與空軍、光榮事蹟,以及典章制度等主題。

總統為三軍統帥,歷屆總統就任以來,時常至各基地視導,給與弟兄勉勵並關心部隊生活起居,讓空軍士官兵們備感窩心。

另外,透過臺灣與國際間的交流、各式武器裝備、蔣夫人對於空軍的貢獻,獲頒青天白日勳章的英雄們之光榮事蹟, 以及典章制度的演變,以不同角度瞭解空軍長遠的發展歷程與光榮時刻。

 

 

15. 群鷹匯萃-單位組織

中華民國空軍司令部下轄指揮部、作戰聯隊、空軍航空科技研究發展中心與軍事院校等單位。其中,指揮部與作戰聯隊駐紮全臺各地,並以平日之精實訓練強化軍力,肩負保衛國家之重大任務。

除簡單介紹各指揮部及各戰術戰鬥機聯隊沿革及使用機

 

 

 

種外,亦挑選具代表性的駐紮遷移地點於地圖中呈現,相信更可讓人感受到空軍自建軍以來,篳路藍縷的發展歷程。

16. 戰鷹足跡-現役戰機

本區包含空軍現役戰機以及雷虎特技小組兩個主題。

中華民國透過合作生產、國機國造與外購等方式,不斷充實軍力,戰機及戰備軍事武器的精實,使得敵人始終不敢逾越雷池一步,得以掌握臺海制空權,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

空軍雷虎小組成立於民國 42 年 8 月 14 日空軍節,原為我空軍第一聯隊飛行軍官組成,除擔任臨時性之特技表演外,平時仍執行一般作戰及訓練任務。其高超的飛行技術更讓全世界看見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之堅強實力!

17. 鷹史傳記- 空軍博物館

本區包含空軍軍史館及航空教育展示館等兩個隸屬於空軍官校極具代表性之空軍博物館。

軍史館成立至今,走過 30 個年頭,並歷經大規模整建、佈展後,於民國 106 年 8 月重新啟用,再度邁入下一個 30 年, 締造歷史。

此外,空軍亦年陸續增建了航空教育展示館, 展示飛機及砲彈等等,相當壯觀。軍史典藏館則收藏1萬餘件歷史文物,使空軍的珍貴史料,得以被更完善、有系統化的保存。

18. 號召群鷹-加入空軍

空軍軍官學校與航空技術學院為空軍培育未來人才的搖籃,透過豐富充實的課程訓練,讓空軍新血益發茁壯,並吸引更多年輕學子加入空軍的行列!

空軍軍官學校採取通識專才教育,一年級修習通識教育課程、二年級分流為航空太空工程、航空電子工程、航空機械工程及航空管理等四學系,培養優秀飛行及航空相關人才。

航空技術學院學校二技部則設有飛機工程系、通信電子系、軍事氣象系、管理系等四系;二專部設有航空工程科、通信電子科、航空電子科、氣象電子科、機械科、後勤管理科等六科,培訓空軍相關航空科技技職人才。

 

19. 光鷹伺見-空戰體驗

在這個壯觀的 180 度環形劇場中,我們特別以八一四筧橋空戰為歷史背景,設計 3D 戰役模擬遊戲,坐進模擬霍克 III 的座艙內,手握操縱桿,彷彿化身空中戰神高志航,在空中與日本的九六式陸上攻擊機來個精彩的空戰,透過環形螢

 

 

回上頁 到上面
  • 公布欄
    • 公告內容
    • 檔案專區
    • 個人資料保護專區
    • 問卷調查
  • 關於我們
    • 空軍官校簡介
    • 校長
    • 教育長
    • 政戰主任
    • 士督長
    • 組織架構
    • 課程教育
    • 交通資訊
  • 單位介紹
    • 行政單位
    • 學術單位
  • 申辦服務
    • 線上申辦
    • 教務類
    • 總務類
    • 主計類
    • 教學類
    • 資圖類
  • 學生園地
    • 課程教育
    • 社團活動
    • 師生人數比
    • 就讀研究所發展
    • 赴國外就讀學生
  • 歷史傳承
    • 校訓&校歌
    • 歷屆校長
    • 隊徽說明
    • 校慶專刊
  • 公開資訊
    • 法律法規命令
    • 行政規則
    • 機關組織及地址
    • 期刊書籍
中華民國空軍官校 Copyright © R.O.C. Air Force Academy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話:07-625-4141 |
傳真:07-625-3283
E-mail
地址:820009高雄市岡山區介壽西路西首一號
服務時間:星期一~星期五上午8時至下午17時
更新日期:114-06-12 |
您是第 37489128 位瀏覽者
請用Edge或 Firefox或Chrome瀏覽器以及1024x768pixels解析下瀏覽
隱私權宣告 | 資訊安全宣告 | 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本網站通過無障礙AA檢測(另開新視窗)
我的E政府(另開新視窗)